江西备考技巧

首页 > 江西教师考试 > 备考技巧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备考指导

江西分院 | 2022-03-08 15:40

收藏

  一年一度的教师招聘考试已经慢慢来临了,相信小伙伴们已经在学科专业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了,在梳理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教学知识的回顾。作为化学教师,授课是专业能力的体现,而准备充分的教学设计则是授课的保障,因此需要小伙伴们了解教学设计的内容以及答题要点。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教学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一、例题展示

  《质量守恒定律》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原因和应用,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一课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是整个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同时,该节内容还是中考化学的一个必考考点。

  1.请分析《质量守恒定律》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教学设计。

  二、例题解析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在一切化学反应里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教学难点: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化学问题。

  2.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教师展示纸张燃烧,铁钉生锈等化学短视频,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是否会发生变化呢?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多媒体中展示的反应物,猜测他们在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与反应物的质量间有哪些关系?

  2.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得出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可能存在“大于”“小于”“等于”三种关系,并分组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实验学生发现实验中的天平在反应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说明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相同。

  3.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通过实验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能否从微观的角度验证你的结论。学生分组探究。

  4.学生分享自己的结论,并从微观角度对质量守恒进行分析。

  5.教师详细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表现与微观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三、巩固小节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习题,学生通过练习,将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深化;同时请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肯定,并做情感态度的升华。

  四、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发展史,并撰写一篇相关的科普文章。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