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备考技巧

首页 > 江西教师考试 > 备考技巧

2022江西教师招聘考试体育学科答题技巧指导

江西分院 | 2022-03-08 15:02

收藏

  你是否曾经有在考试的时候希望自己有多来A梦的记忆面包;

  你是否曾经有在考试的时候希望自己有一双千里眼;

  你是否曾经有在考试的时候希望自己有一颗爱因斯坦的大脑。

  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告诉你,梦想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这些都是不靠谱的。那有同学就问了,那我怎么办?图图老师告诉你,别慌,咱有四位一体的答题技巧,无论考小学体育,初中体育还是高中体育,只要你掌握了答题技巧,你就发现了一个宝藏。这个宝藏是什么,一起跟着图图老师,依据江西历年教师招聘考试题目,分享给大家一些小技巧。

  一、通用类做题技巧

  1.人类血液循环是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体循环的起点是( ),肺循环的起点是( )。

  A.左心房;右心房 B.右心室;左心室

  C.左心室;右心室 D.左心室;右心房

  首先,看到选择题的时候大家不要着急,我们用10秒的时间,把题干阅读完毕;其次阅读完毕之后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例如“体循环”的途径,然后根据关键词从大脑提取相关知识点,例如“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心脏)→主动脉→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心脏);肺循环:右心室(心脏)→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心脏);最后再结合ABCD四个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经过知识点对比可以得出答案C。

  2.练习时间的分配是指( )的比例。

  A.实际练习时间与休息时间 B.实际练习时间与集中时间

  C.实际锻炼时间与集中时间 D.实际锻炼时间与休闲时间

  首先,我们用10秒的时间,把题干阅读完毕;其次阅读完毕之后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例如“练习时间”,然后根据关键词从大脑提取相关知识点,例如“练习时间”是考查的是体育课练习密度:练习时间=实际练习时间和休息时间之间的比例;最后再结合ABCD四个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经过知识点对比可以得出答案A。

  3.一个人一生都必须接受的教育是指( )。

  A.学校教育 B.终身教育

  C.体育教育 D.社会教育

  首先,我们用10秒的时间,把题干阅读完毕;其次阅读完毕之后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例如“一个人一生”,然后根据关键词从大脑提取相关知识点,例如“一个人一生”是考查的是学校体育与终身教育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根据字面意思也就是终身学习,最后再结合ABCD四个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经过知识点对比可以得出答案B。

  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家是不是觉得非常的简单。也就是说大家在做选择题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口诀:一看二找三联四结合,不妨大家试一试。

  二、技能类做题技巧

  请简述武术单臂绕环动作的预备姿势。

  面对这种技能的题目时,步骤与通用类的做题技巧是一样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体育技能繁多,不可能把每一个技能都记住。但是考试的时候又不得不写,所以在考试的时候,既要写的步骤清晰,又不至于失去太多分。

  首先大家要清楚不管是什么动作技术要领,都是四肢与重心的一个移动,所以首先我们进行武术单臂绕环动作,再拆分成下肢和上肢进行描写。比如首先描述预备姿势的“下肢”动作:(以右臂绕环为例),成左弓步站立或者两脚开立;

  其次在描述“上肢”动作:左手按于左膝上或左手叉腰。最后右臂垂于体侧。

  所以综合答案就可以写出来:预备姿势(以右臂绕环为例):成左弓步站立,左手按于左膝上(也可两脚开立,左手叉腰),右臂垂于体侧。

  所以对于技能类的做题技巧就是:先上肢再下肢或者先下肢在上肢,有重心写重心。

  三、论述类做题技巧

  一般大家在做论述题的时候是又爱又恨,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情不知所终,一往而殆。我们需要培养对论述题的“感情”,也就是思维,那么应该如何才能拿高分,我们一起来看例题:

  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高温环境与寒冷环境下,如何科学地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首先大家要清楚题干中到底要我们论述的中心点是什么,也就是关键词。从题干中可知“高温环境和冷环境中如何进行科学体育锻炼”,换句话说也就是在高温环境和冷环境锻炼需要注意的事项,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论述冷环境,大家结合一下自身的亲身经历,在冬天,我们需要保暖,需要经常锻炼,需要增加营养等观点。然后根据观点进行举例说明,如:注意身体锻炼,提高皮肤对寒冷的适应力。注意保暖,保护好易冻部位,如手足、耳朵等处,要注意戴好手套、穿厚袜、棉鞋等。鞋袜潮湿后,要及时更换。出门要戴耳罩,注意耳朵保暖。平时经常揉搓这些部位,以加强血液循环。观点是注意保暖,而论点就是保护易冻部位、手足,穿厚衣服等。所以论述题不是像简答题表达出观点即可,而是需要论点和论据,同理可得这题论述题的正确答案是:

  (1)在冷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为了尽可能避免冷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可采取一些预防措施:①注意身体锻炼,提高皮肤对寒冷的适应力。注意保暖,保护好易冻部位,如手足、耳朵等处,要注意戴好手套、穿厚袜、棉鞋等。鞋袜潮湿后,要及时更换。出门要戴耳罩,注意耳朵保暖。平时经常揉搓这些部位,以加强血液循环。②经常进行抗寒锻炼,用冷水洗脸、洗手,以增强防寒能力。③慢性病患者,如贫血等,除积极治疗相应疾病外,还要增加营养,保证机体足够的热量供应,增强抵抗力。

  (2)热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尽量避免在高温下、通风不良处进行大强度体力活动,避免穿不透气的衣服。②饮用含盐饮料以不断补充水和电解质,热环境训练时预防热伤害,合理补液和预防过度脱水最为重要。补液可在运动前、中、后进行,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补液总量取决于失水量。③热天运动时,宜穿浅色衣服,戴遮阳帽,保证充足的睡眠。④对不耐热的个体,要加强预防措施和医务监督。

  所以对于论述题的做题技巧就是:抓关键词+联想知识点+亲身实践+论点和论据。这样才能完美拿高分。

  四、案例分析题类做题技巧

  面对这种案例分析题的题目时,步骤与通用类的做题技巧是一样的,主要区别就在于需要带着问题去思考,再进行作答,并且要知道江西考查的主要体育教学论的知识点,比如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体育课堂的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例如: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相关教学理论,对此教学案例进行评析。所以不难发现通过体育与健康标准我们得知答是:新课标课程基本理念强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新课标课程基本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新课标课程基本理念强调关注地区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但是不算完整,需要结合材料,例如:新课标课程基本理念强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材料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亲自带领学生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这样才能拿到高分,也就是说材料分析题做题技巧就是:知识点(体育教学论)+材料。

  五、教学设计类做题技巧

  一般学生面对教学设计类都很头疼,其实相反,教学设计类的题目是最简单的,因为大家都没有一个高分模板,所以这个技巧就是仿写图图老师的高分模板,必将助你成功,例如: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按照水平二学习方面目标和水平的相关要求,完成《篮球——行进间运球》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仅需对基本部分作出设计)。

  要求: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评价、场地器材以及运动负荷等方面进行设计。

万能模板 使用点播
一、教学目标 1.掌握 技术,充分理解 技术要点,并能将所学技术很好地运用于学习实践中。 2.学生通过 技术的练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学习中形成规则意识,具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学、勇于挑战的行为表现。 二、教学重点 动作相衔接。 三、教学难点 协调配合。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集合整队、点名报数、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等。 (二)准备部分 1.慢跑+热身操 (1)围绕操场不同形式的慢跑(S形跑、追逐跑等) (2)热身操 ①扩胸运动; ②振臂运动; ③腰部运动; ④弓步压腿。 2.慢跑+游戏 (1)围绕操场不同形式的慢跑(S形跑、追逐跑等) (2)游戏 ①游戏名称:两人双足跳; ②游戏队形: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各组对面站立在起点线后,互用右手握对方的左脚,左手搭肩,组成一对人。 ③游戏规则:发令后,两足人侧跳至终点,再迅速用左手握右脚组成双足人跳回至起点线。先完成的一组为胜。 ④游戏惩罚:采用的主要是唱歌、跳舞或者原地蹲起。 (三)基本部分 1.播放 奥运会比赛片段视频/图片/示范,提出问题。 问题1:同学们认识她/他吗? 问题2:视频中她/他使用什么技术? 技术动作学习。 (1)教师示范讲解 技术完整动作。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技术动作。 意图:体会 技术动作。 组织:体操队形。 (2)原地练习 。 要求:学生认真模仿练习。 意图:体会 动作。 组织:体操队形。 (3) 练习。 要求:身体上下肢协调。 意图:体会 的技术。 组织:分组练习。 (4) 练习。 要求:找准 部位。 意图:体会 技术。 组织:自由练习。 (5) 练习。 要求:注意 动作。 意图:体会完整动作。 组织:分组练习。 (6) 技术比赛。 要求:每组必须使用 技术。 意图:激发学生对 学习的兴趣。 组织:分组比赛。 (四)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 2.小结全课; 3.回收器材,宣布下课; 4.师生再见。 四、场地器材: 块、口哨1个、挂图若干、 球若干、标志杆8个以及其他相关器材。 五、教学效果 平均心率在120-150次每分钟,练习强度中等,练习密度在35%-40%左右。 一、教学目标 1.直接填写某项技术 2.直接填写某项技术 3.内容不变 二、教学重点 直接填写动作技术 三、教学难点 直接填写上下肢 四、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内容不变 准备部分: 慢跑+热身或慢跑+游戏二选一 基本部分: 1.导入:可以视频、图片,教师示范三选一 2.教学部分 (1)教师完整示范不变 (2)学生练习(先分解,在完整)再分解步骤的时候一般分为3—5个步骤。 3.游戏比赛,巩固知识 结束部分: 内容不变 根据实际内容填写器材 教学效果 小学:120—140次/分 初高:130—150次/分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