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内蒙古省考公告何时发布?在哪看公告?由内蒙古人事考试网考试快讯提供,以及提供2023内蒙古省考考试公告考试信息。更多关于2023年内蒙古省考公告何时发布?在哪看公告?,内蒙古公务员公告,内蒙古公考公告,内蒙古公考职位表快讯的内容,请关注内蒙古省考考试网!!
2023年内蒙古省考公告何时发布?在哪看公告?
2023内蒙古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在2023年3月初发布,届时职位表也将一同发布,华图教育将同步内蒙古人事考试网更新2023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公告及职位表等相关考试信息,请广大考生多多关注!
2023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更新)
2023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信息检索(暂未更新)
2023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公告还未发布,想要备考的考生可以了解往年资讯,图图在这里为大家带来往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报名注意事项,为广大考生提供参考!
报名及注意事项
1.报名采用网络报名方式进行,报名网站为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网址http://www.impta.com),报考者提交报名申请的时间为2021年3月3日9:00至3月8日17:00。
2.每位报考者只能报考一个职位。报考者要认真阅读本《简章》和《职位表》中的有关报考要求和资格条件,对照个人情况认真选择符合条件的职位报考。
3.报名时,报考者须先在报名网站上签署《考生诚信承诺书》,然后按要求填写《报名登记表》信息,并上传本人近期正面免冠2寸数码彩照(jpg格式、大小为20KB以下)。
4.报考者在填写简历时,须完整填写从专科(本科)毕业至今的所有经历,时间不能断开或空缺。不按要求填写或时间有断开的,将不予审核通过。
学习经历:要填写上学(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起止年月、所读高校、院系、专业、学位(包括二学位及专业)。
工作简历:截止报名开始之日的工作经历,要填写工作起止年月、工作或服务单位、所从事工作。
未就业经历:未就业时期的经历,填写起止年月并注明“待业”。
5.职位表中所要求的专业类别或专业等,主要参考教育部制定的现行高等教育专业目录设置。报考者在报名时应如实填写本人毕业证书上的专业名称。有二学位专业的,同时要如实填写相应学位证书上的专业名称。对现行专业目录中未能完全涵盖的一些高校自设专业、新兴学科、国外教育学科等,报考者也要如实填写,以便资格审查人员初步判断是否符合职位的专业要求(提示:资格复审、考察等环节还要作深入、具体审核,请报考者认真对待,慎重选择报考职位)。
6.报考者自行选择笔试考点,并在报名时点击确认。笔试地点一经选定,不予变更。
7.报考者在反复核对所填每一项信息均准确无误后点击提交。提交信息后,报考者要打印《报名登记表》并再次核对每一项信息,发现错误的请及时修改(提示:报考者姓名和身份证号提交后将无法修改,其他信息在资格初审通过后也将无法修改)。
8.报考警察职位的人员,在面试前要进行体能测评(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体能测评不合格的,不能参加面试(提示:报考者中孕妇、伤病和体能差的人员慎重报考)。
9.报考者须对网上所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填报虚假信息或隐瞒重要信息的报考者,视情节轻重,给予取消录用等处理。
10.报名期间,内蒙古自治区人事考试培训中心将从2021年3月4日开始至3月8日每天上午9:30后在报名网站公布各岗位报名人数,供报考者参考(提示:请报考者选择好职位后尽早报名,防止报名后期出现网络拥堵情况,影响报名)。
备考学习:(内蒙古公务员笔试图书教材 网校课程)
以上是2023年内蒙古省考公告何时发布?在哪看公告?的全部内容,更多内蒙古公务员公告,内蒙古公考公告,内蒙古公考职位表资讯请继续查看:内蒙古人事考试网、内蒙古省考考试网及内蒙古华图。
2022年相关考试试题:
47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都是从总结自己的遗产开始的。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财富,留下了大量文物遗存。历史文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记录着我们历史的光辉过去,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承载着我们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保护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让我们的城市建筑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有助于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伟大民族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民族文化复兴的途径
B.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
C.城市规划要富有特色
D.文物保护的深远意义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三句为背景铺垫,主要介绍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地位和作用。第四句为文段的主旨句,指出“保护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后文是对主旨句的论证,介绍了保护文物对城市建筑、实现民族复兴的好处。文段为分-总-分结构,意在强调保护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意义。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作者意图。A项“民族文化复兴的途径”文段并没有提及,无中生有,排除A项。B项“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为主旨句之前的内容,偏离重点,排除B项。C项“城市规划要富有特色”文段并没有提到城市规划,无中生有,排除C项。
因此,选择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