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贵州中小学特岗教师报名入口』2023年贵州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报名链接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2023贵州特岗教师招聘,贵州特岗教师考试报名入口,贵州特岗教师招考网快讯信息敬请关注贵州中小学特岗教师考试网,及关注华图公务员考试网。
2023年贵州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报名链接
2023年贵州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报名入口已开通!网上报名时间段为2023年6月28日9:00至6月30日18:00。注意!未在规定时间段内进行网上报名的,视为自动放弃。为方便广大考生及时报名,华图教育同步贵州特岗教师招考网开通2023年贵州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报名入口,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2023年贵州特岗教师招聘报名入口https://ah.huatu.com/zt/gztgjsbmrk/
一、招聘计划
2023年全省计划招聘“特岗计划”教师5571名。其中,中央“特岗计划”招聘4920名,用于招聘农村初中、小学教师;地方“特岗计划”招聘651名,用于招聘农村幼儿园教师。具体各设岗县分学科岗位招聘计划详见《贵州省2023年“特岗计划”教师招聘计划表》。
二、招聘原则
(一)“特岗计划”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坚持“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和“三定”(定县、定校、定岗)原则。
(二)符合“特岗计划”教师招聘岗位要求,不得将特岗教师安排在非乡镇及以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含村小、教学点)、幼儿园或非教师岗位。重点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少数民族地区及符合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建学校倾斜。
(三)“特岗计划”招聘的教师服务期为三年,特岗教师服务期内纳入当地教师队伍统筹管理。
(四)重点为农村学校补充特岗教师,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加强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外语、科学、劳动、艺术、信息科技、心理健康、特殊教育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补充。
三、招聘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普通话水平、身体条件、心理条件,符合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无刑事犯罪记录和其他不得聘用的违法记录。
(二)学历条件
初中阶段教师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以师范类专业为主;小学阶段教师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以师范类专业为主,可适当招聘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学前阶段教师岗位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
(三)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对于暂未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可持在有效期内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或《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报考。但须在签订特岗教师聘用合同前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人员不予签约。
教师资格证书的任教学段、学科要符合招聘岗位要求,报考人员教师资格证书的学科学段与报考岗位的学科学段一致,高段学科教师资格证书可报考向下学段相应学科。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证书可报考小学全部岗位。
(四)年龄不超过30周岁(即1992年6月28日及以后出生)。
(五)具体招聘岗位学历、专业等要求,由各市(州)根据岗位实际设定。
(六)服务期内的特岗教师或国家在职在编公职人员不得参加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七)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资格审查时需提供相关佐证材料。
(八)中央“特岗计划”教师面向全国招聘;地方“特岗计划”各市(州)可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拿出一定数量岗位面向本县或周边县户籍(生源)人员招聘。
以上是2023年贵州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报名链接的全部内容,更多2023贵州特岗教师招聘,贵州特岗教师考试报名入口资讯请继续查看:贵州特岗教师招考网、贵州中小学特岗教师考试网及贵州华图。
2023年相关考试试题:
44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都是从总结自己的遗产开始的。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财富,留下了大量文物遗存。历史文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记录着我们历史的光辉过去,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承载着我们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保护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让我们的城市建筑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有助于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伟大民族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民族文化复兴的途径
B.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
C.城市规划要富有特色
D.文物保护的深远意义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三句为背景铺垫,主要介绍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地位和作用。第四句为文段的主旨句,指出“保护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后文是对主旨句的论证,介绍了保护文物对城市建筑、实现民族复兴的好处。文段为分-总-分结构,意在强调保护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意义。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作者意图。A项“民族文化复兴的途径”文段并没有提及,无中生有,排除A项。B项“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为主旨句之前的内容,偏离重点,排除B项。C项“城市规划要富有特色”文段并没有提到城市规划,无中生有,排除C项。
因此,选择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