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安徽人事考试

首页 > 安徽人事考试

2023法考公告已出|详情查询

未知 | 2023-06-12 14:20

收藏

  国家法律考试网为您发布2023法考公告已出|详情查询,同步信息:2023法律考试公告。更多关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23法考公告,法考职业考试公告,国家法律考试公告的信息内容,请关注国家法律考试网以及国家华图,值得信赖!

2023法考公告已出|详情查询

  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公告已出,报名时间为6月15日0时至6月30日18时。华图教育同步更新2023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相关信息,请广大考生保持关注!

  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公告https://ah.huatu.com/zt/falvksgg/

  尚未取得学历学位的应届毕业生报考政策要求

  1.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时已经完成学业但尚未取得学历学位证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军队院校2023年应届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包括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专升研,下同),继续教育(包括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开放大学等)的2023年本科毕业生,以及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单科成绩已全部合格且本年度内能取得本科毕业学历人员,符合《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第九条或者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的专业学历条件情形的,可以报名参加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2.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军队院校2024年应届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其中:

  根据《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适用“老人老办法”专业学历条件或者符合申请享受放宽政策的2024年应届毕业生,应获得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军队院校本科、硕士及以上毕业学历。

  根据《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第九条规定,适用“新人新办法”专业学历条件的2024年应届毕业生,应获得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毕业学历和学位或者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毕业学历和学位。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实施后取得学籍的军队院校2024年应届毕业生,应获得军队院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毕业学历和学位。

  2022年客观题考试保留有效成绩人员报考

  2022年客观题考试成绩达到全国统一合格分数线或者放宽合格分数线的人员,其合格成绩在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有效。其中,达到全国统一合格分数线的,可在2023年主观题考试报名时确认参加主观题考试,符合放宽政策的可同时申请享受放宽政策;达到放宽合格分数线的,可报名参加2023年客观题考试和主观题考试,或者在2023年主观题考试报名时确认参加主观题考试。

  使用汉文或五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试卷参加考试

  报名人员应选择使用汉文试卷参加考试,也可以选择使用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五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试卷参加考试。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试卷的考生也可选择使用汉文试卷参加考试,在主观题考试阶段使用五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中的一种作答,实行同等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试卷合格分数线政策。

  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可以选择使用简体汉字或者繁体汉字填报本人信息和作答。

  以上是『国家法律考试公告』2023法考公告已出|详情查询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23法考公告,法考职业考试公告,快讯信息敬请关注国家法律考试网,及关注华图公务员考试网。

  2023法考公告已出|详情查询相关考试试题:

  

???????网络舆论共识度是网民社会心态的真实反映,也是衡量网络舆论场正负能量和理性程度的重要指标。为此,人民网舆情检测室推出国内首个“网络舆论共识度”指标体系和季度报告,旨在为中国网络舆论场的研究和社会舆论的理性引导提供新的观察视角和决策依据。根据研究报告情况,2015年第一季度舆论共识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舆论共识度”在波动中有所提升。通过研究2015年第一季度舆情热点事件,“舆论共识度”呈现出波动中提升的状态,官方舆论和民间舆论就热点舆情事件意见趋于一致。
???????二是“网民正能量指数”走高。2015年第一季度的“网民正能量指数”,由1月的0.38,2月的0.35增至3月的0.67。
???????三是反腐倡廉长期占据“政府认同度”首位。检视2015年第一季度舆情热点事件,反腐倡廉类事件众多且处于舆论关注高位,更以政府认同度3.9,4.0,3.8的高分分别占据各月榜首,成为政府认同度最高的一类舆情事件。
???????四是政府舆情危机处置仍待改善。相比反腐倡廉的高度“政府认同度”,突发危机类事件的“政府认同度”处于低位。

22 、网络舆论共识度是网民社会心态的真实反映,也是衡量网络舆论场正负能量和理性程度的重要指标。造成网络舆情持续不断升温或引发一系列网络舆情危机的事件,说明了以网络传播为代表的新媒体具有:
A.公益性与危害性
B.传播及时性与广泛性
C.客观性与不可控性
D.主观性与隐蔽性
  【答案】:BC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网络舆论。
第二步,网络舆情危机是因网民面对突发事件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的积聚汇总,使得事件影响快速扩大并给当事人造成危机感的现象。这个过程中,意见、态度等的快速积聚汇总恰好是因为互联网传播的及时性、广泛性,故B项正确。网民对事件发表的观点具有极大的主观性,且因为其身份的隐蔽性,不好监管,容易导致事件迅速扩大,故网络传播具有主观性、不可控性和隐蔽性。虽然网民的观点具有主观性,但网络传播却真实客观地将这些观点呈现出来,即网络传播又有一定的客观性,C、D两项正确。
因此,选择BCD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