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安徽人事考试

首页 > 安徽人事考试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什么时候出来公告?

未知 | 2023-05-15 11:21

收藏

  国家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发布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什么时候出来公告?,同步信息:2024国家公务员报名入口。更多关于公务员公告,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国家国家公务员报名入口的信息内容,请关注国家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以及国家华图,值得信赖!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什么时候出来公告?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在10月份发布,届时公告及职位表发布后,华图教育将同步更新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等相关考试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https://ah.huatu.com/zt/gkksgg/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https://ah.huatu.com/zt/gkxcxyuyue/

  国家公务员申论备考:归纳总结

  申论学习的第一大模块就是概括归纳,在笔试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从答题方法来说,大作文以外的所有题都要以概括归纳能力为基础的,所以综合以上两点概括归纳题是很重要的。如何快速掌握归纳总结的方法,小编整理了概括归纳的方法与技巧。

  一、 概括

  概括归纳是从材料中提取要点信息的过程,是对材料的精准概括。从材料里找关键词,关键词一般出现在两词两句。

  首先,锁定要素词。所谓要素词,就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原因、问题、成绩、意义等词,对这些词的理解相信已无大碍,除了这些常见的要素词外,我们还要留意一些不常见的要素词,称之为“敏感要素词”。主要有:性、感、化、力

  其次,识别主旨句。主旨句是一段文字中的核心观点。一般出现在段落首尾处或者其他位置,帮助我们快速理解整个段落的意思;主旨句中出现了关键词,剩下的材料中也有可能有关键词的具体表现;主旨句和作答任务是无关的,则这段话也与作答任务无关。

  然后,熟悉关联词。关联词出现的前后要注意是否出现与作答任务有关的关键词。因果:因为……所以……;由于……因此……;可见、看来、总之、正因如此、导致、使得、造成、根源、危害、影响、根源在于、主要原因。转折:虽然……但是……;尽管……可是……;却、然而、不过。并列: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同时、及、以及、另外、此外、第一……第二……。递进:不仅……而且……;不但……还……;连……也……。条件:只要……就……;只有……才……;不管/无论……都……。假设:如果……那么;……假如……就……;倘若……就……。转折之后必有要点;并列帮助找全要点;递进关系都很重要;条件假设不敢忽视。

  最后,掌握观点句。观点是对于事实的高度总结,代表认识的深入,在申论中一般将其分为两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的观点:总结事实、指出问题;分析原因和影响;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办法。民众网友的观点:反映诉求;情绪宣泄;反映要素。当申论材料里出现关于观点的表述时一定要留意,几乎80%的要点都出自观点句。

  二、 归纳

  归纳就是归拢使之有条理。其实就是对你概括出来的要点进行归类,归纳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归类,是按照事物特有的属性归类。那什么时候要归纳?一个是题目明确让分类归纳,出现了分类、归纳这样的一些词语。还有一个就是暗示,出现了这个有逻辑、有层次、有条理等;还有一种情况是当材料里概括的要点大于6点就要进行归纳。常见的归纳方法为材料逻辑法、主体分类法、主客观分类法、内外因分类法、维度分类法。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网课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图书

  以上是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什么时候出来公告?的全部内容,更多公务员公告,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资讯请继续查看:、国家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及国家华图。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什么时候出来公告?相关考试试题:

  49 、一个好的创业者,至少需要两方面精神动力。一是创新精神,它强调思想的灵动、思维的________;二是工匠精神,它强调_________,一丝不苟。有的创业者过于求新求异,追求新点子、新包装,只有破坏没有建设,而以持续、稳定、渐变为特征的工匠精神,则对此有纠偏和矫正功能。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活跃????持之以恒
B.缜密????精益求精
C.跳跃????锲而不舍
D.连贯????坚持不懈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思想的灵动、思维的……”,文段中顿号表并列,第一空应与“灵动”语义相近,体现活泼、富于变化这一含义。B项“缜密”指周密;D项“连贯”指连接贯通。二者均不能体现思维“活泼、富于变化”,排除B项和D项。A项“活跃”、C项“跳跃”都有活泼的意思,其中“活跃”侧重于“活”,即行动活泼,不体现思维富于变化;而“跳跃”侧重于“跳”,即突破常规、富于变化,与下文“求新求异”呼应,对比而言更为恰当,排除A项。锁定答案C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与下文“持续、稳定”呼应,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