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发布2024年国考笔试在几月-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同步信息: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更多关于2024国考笔试时间,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2024国考,国家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的信息内容,请关注国家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以及国家华图,值得信赖!
2024年国考笔试在几月-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笔试时间是什么时候?根据往年的经验,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在10月份发布,笔试时间预计10月份才能知道,建议备战2024国考的小伙伴们要利用好这几个月好好复习!为方便考生查询相关笔试时间,待考试公告及职位表发布后,华图教育将同步更新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笔试时间、职位表等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https://ah.huatu.com/zt/gkksgg/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https://ah.huatu.com/zt/gkxcxyuyue/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备考技巧:论矛盾、反对以及反义
昨日看一同学在学习群因为类比题目纠结焦虑,点明她其实混淆了矛盾和反义概念后,其豁然开朗。今天就这个很多同学容易出错的考点给大家对比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要了解两个概念:词项的外延是指具有该词项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一切对象,也即词项指代的事物所组成的那个类,如“商品”的外延就是各种商品对象所组成的那个类;词项的内涵是指该词项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即对事物的特有属性的反映,如“商品”的内涵就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词项的矛盾关系是指同一属概念之下的两个在外延上互相排斥,而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全部外延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即两者在其归属的大类上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如:“白”和“非白”。词项的反对关系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两个在外延上相互排斥,而其外延之和小于属概念外延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即两者在其归属的大类上除了两者还有其他情况,如:“白”和“黑”,归属的大类是颜色,除了“白”、“黑”还有其他颜色。矛盾和反对关系是从词项的外延角度来区分的,而反义关系是从词项的内涵关系来定性的,故三者不是同一个标准。
接下来,我们结合真题看:
【例1】畅通∶拥堵
A. 结实∶松散
B. 详尽∶简略
C. 踏实∶忧虑
D. 男性∶女性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畅通”指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拥堵”指拥挤、堵塞,常用于形容车辆,二者属于反义关系,同时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结实”的反义词是单薄、虚弱,“松散”的反义词是紧密、密集,二者不属于反义关系,排除;
B项:“详尽”和“简略”属于反义关系,同时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踏实”的反义词是虚浮、轻浮,“忧虑”的反义词是放心、安心,二者不属于反义关系,排除;
D项:“男性”和“女性”是反义词,但是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矛盾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遇到形容词可优先考虑语义语法,一级辨析得不到唯一答案的时候,再考虑二级辨析。
【例2】水∶火
A. 美∶丑
B. 有∶无
C. 左∶右
D. 红∶绿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水”与“火”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两行,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在语义层面上不属于反义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美”与“丑”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且二者在语义层面上属于反义关系,排除;
B项:“有”与“无”非此即彼,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矛盾关系,排除;
C项:“左”与“右”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且二者在语义层面上属于反义关系,排除;
D项:“红”与“绿”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在语义层面上不属于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名词出现可优先考虑外延关系。
通过题目大家会发现,有些词可以既是矛盾关系,又是反义关系;同样,还有词可以既是反对关系,又是反义关系。题目先选择较明显的一类切入,再结合选项的逻辑关系进行二级辨析。
【思维导图】
以上是『国家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2024年国考笔试在几月-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2024国考笔试时间,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2024国考,快讯信息敬请关注国家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及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24年国考笔试在几月-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相关考试试题:
34 、“协调发展”被树立为发展新理念,本身就是为了消弭差距,实现均衡。“协调”与“均衡”是一个微妙状态,它们既需要把差距变小,又不可能“走齐步”“均贫富”。将各方面、各环节调适到最佳位置,相互协同有机推进,才算是高明的状态。这就需要发展过程中时时抱有一种协调意识,不仅看得到差异和问题,更要拿捏得当统筹解决。不然,“协调”很容易变成“同质”,“均衡”也容易变成“均一”。那样的结果,将完全背离“协调发展”的本意。下列说法与上文意思不符的是:
A.完全均衡是很难做到的
B.协调发展是为了消灭差距,但又允许差距存在
C.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区域发展
D.协调发展,不能“千篇一律”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协调’与‘均衡’是一个微妙状态……才算是高明的状态”,可知完全均衡是很难做到的,符合原文,正确。B项和D项对应“‘协调发展’被树立为发展新理念,本身就是为了消弭差距,实现均衡”“不然,‘协调’很容易变成‘同质’,‘均衡’也容易变成‘均一’”,二者符合原文,均正确。C项无中生有,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