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考笔试大纲_申论|行测「国家公务员局」由国考录用系统考试快讯提供,以及提供2023国家国考考试大纲考试信息。更多关于2023年国考笔试大纲_申论|行测「国家公务员局」,公务员考试,国考备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快讯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23年国考笔试大纲_申论|行测「国家公务员局」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暂未发布,按照往年考试安排来看,2023年国考可能会在11月下旬举办考试。届时华图教育将同步国考录用系统更新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入口等相关考试信息,请广大考生多多关注!
点击查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https://ah.huatu.com/zt/gkksgg/
点击下载>>>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https://ah.huatu.com/zt/gkzwbxz/
点击查询>>>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库https://ah.huatu.com/zw/
点击购买>>>【全新升级版】2023公务员考试10000题https://ah.huatu.com/xue/id/48094.html
点击报名>>>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系统提升班https://ah.huatu.com/zt/2023gkxtb/
点击查看: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 历年分数线
申论里的大作文,考查的是考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一直以来都是分数占比高,难度大的考试题型。这也就让很多公考小伙伴感到头疼,对于大作文的写作水平,一时之间很难提升,尤其是大作文当中的论点觉得读完一篇材料找不到中心思想,不清楚材料在说什么,自己无从下手。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决定着这篇文章的成败,也是大作文评分标准的首要因素。然而,很多考生没有很好地理解作文的题目要求,也没有读懂整篇材料的内容,再加上考试时紧张压力大,因此在考场当中,写出的文章很容易偏题,甚至是跑题。那么今天华图小编就在这里告诉大家如何写准大作文的中心论点。
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很好的“抓手”,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寻找文章的中心论点,最简单直接的“抓手”就在于题干。
这几年总结省考的作文题目规律,不难发现,省考的大作文,愿意采用的出题形式就是“结合对某句话的理解”。大家要明白题目当中,让你结合对某句话的理解写一篇文章,其实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找准了这篇大作文的中心论点。举个例子,2021年春季联考最后一道大作文是“请结合给定资料,对画线部分‘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的理解拟写一篇议论文。”不难分析出这句话的意思指的就是想做成一件事情,或者能干大事干成一件事情,要有谋略、有计划、有考虑、未雨绸缪,同时把事情做成,在于脚踏实地、踏实务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去付出实际行动,然而,事情的失败在于骄傲自满。这是仅从题目当中的字面意思我们思考出来的意思。当然,我们也要清楚地知道这是公务员考试,如果你的论点仅限于个人,那么这篇文章的视角未免过于狭窄。在结合了整篇材料之后,这篇文章的立论,可以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可以用“事者”来涵盖,所以,作文的格局放大,一个国家能干成事也在于“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如果你认同这句话,那么这句话就是你文章中的论点,之后再结合材料里的素材以及资料外的现实,用你自身储备的一些素材进行论证,就能写出一篇论点准确、切合题意的大作文。
近几年联考,这种“结合某句话的理解”写一篇议论文的例子非常多,相信各位备考的小伙伴多练几篇大作文之后,对于这个找准论点的方法就能有深刻的体会,再写大作文的时候,文章的中心论点就不会再跑偏,那么一定能够写出一篇论点准确的优秀文章。
》》》国家公务员考试官网入口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推荐 | |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 点击预约 |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教材 | 点击查看 |
2023国家公务员笔试课程 | 成公学习 |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校课程 | 点击查看 |
2023国省考公务员笔试系统提升班 | 点击购买 |
以上是2023年国考笔试大纲_申论|行测「国家公务员局」的全部内容,更多公务员考试,国考备考,国家公务员考试资讯请继续查看:国考录用系统、国家国考考试网及国家华图。
2022年相关考试试题:
40 、事实上,任何一个不可避免的灾害原本就是社会人口因素与生态系统中潜在的破坏性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就舟曲泥石流而言,人类活动的________和社会管理的________显然是灾害的要素之一。但在地质专家们看来,这些原因还远不足以将舟曲之灾________为人祸之故。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加速????疏忽????断言
B.破坏????漏洞????归咎
C.频繁????忽略????断定
D.加剧????疏漏????妄定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后文“是灾害的要素之一”可知,该空应体现“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之意。A项“加速”和C项“频繁”侧重于形容人类活动本身,而文中强调的是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二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和C项。B项“破坏”和D项“加剧”与“破坏性因素”感情色彩对应,符合语境。
第二步,第二空不容易排除,分析第三空。该空搭配“之故”,B项“归咎”指归罪,一般直接跟责任主体和原因即可,不必再加“之故”一词,如“把错误都归咎于客观原因是不对的”,排除B项。而D项“妄定”指没有经过严密的考究胡乱加以判定,可以和“之故”搭配,而且与“还远不足以”相呼应,符合语境。锁定答案为D项。
第三步,验证第二空。“疏漏”与“社会管理”搭配得当。
因此,选择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