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安徽人事考试

首页 > 安徽人事考试

毕业生能参加2023国考吗?

未知 | 2022-10-13 16:02

收藏

  国家国考考试网同步考试动态信息:毕业生能参加2023国考吗?,2023国考报考条件。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国考报名要求,国考报名条件,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国考考试网以及国家华图教育!

 

毕业生能参加2023国考吗?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于10月25日开始报名,笔试时间定于12月3日至4日。虽然笔试时间已定,但公告还未发布,很多考生对国考报考条件和流程存在一些疑惑,接下来华图教育根据往年的国考公告做一些简单的答疑。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https://ah.huatu.com/zt/gkksgg/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口https://ah.huatu.com/zt/gkbmrk/

  哪些大学生可以参加国考↓↓​​​​​​​↓

  → 大一/大二/研一的学生

  不可以报考。因为公务员考试有要求: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不得报考。虽然不能报考,但是如果有报考意象,可以提前了解考试提前备考~

  → 如果你是大四,研三的学生

  可以报考。大四和研三的学生,属于即将毕业的学生,即应届毕业生,可以报考大四和研三上学期的考试。

  在校大学生在学年制的最后一年里就可以报考了,作为当年的应届生可以报考国考。

  → 如果你是大三,研二的学生

  针对专科的学生,大三即在校的最后一年,可以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参加国考,针对本科学生,不属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不可以参加国考;针对两年制研究生,研二即在校的最后一年,可以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参考国考,针对三年制研究生,研二期间不可以参加国考。

  国家公务员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哪些人不能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注:实际招考条件需以公告为准。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网课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图书​​​​​​​

  以上是『国家国考报考条件』毕业生能参加2023国考吗?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国考报名要求,国考报名条件,快讯信息敬请关注国家国考考试网,及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毕业生能参加2023国考吗?相关考试试题:

  97 、在大量的信息中容易迷失是人性的弱点。那些不管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全部想要收集到的完美主义者,是不能很好地分析信息的。克服这一点的关键就是,养成明确的“目标意识”。尽可能瞄准自己想要的信息收集,为了防止主观臆断和先入为主,必须把信息的收集和判断这两个工作分开。如果信息的数量庞大,就要进行再次乃至多次的检验。
由此可以推出:
A.不能很好地分析信息的人都是完美主义者
B.养成明确的“目标意识”,才不容易在大量的信息中迷失
C.把信息的收集和判断这两个工作分开,就能够防止主观臆断
D.如果信息的数量不大,就不需要进行再次乃至多次的检验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就……”,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完美主义者→不能很好分析信息
②克服容易迷失→养成明确的“目标意识”
③防止主观臆断和先入为主→把信息的收集和判断分开
④信息数量大→进行再次乃至多次的检验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不能很好地分析信息”是对①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
B项:可翻译为:不容易在大量的信息中迷失→养成“目标意识”,与②表述一致,可以推出;
C项:“把信息的收集和判断这两个工作分开”是对③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
D项:“信息的数量不大”是对④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