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
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
A.能动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2.“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3.教育研究中,通过案例方式考察教育现象,其基本目的在于描述与解释的研究方法是( )。
A.行动研究法
B.个案研究法
C.实验研究法
D.调查研究方法
4.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 )。
A.品德
B.态度
C.意向
D.个性
5.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不同的个体其身心发展的速度和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在教育的过程需要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题干中体现的是个体差异性。故答案选C。
2.【答案】B 解析:“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育为先”意为治国安民,第一要务就是推行道德教化。这体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反映的是教育满足了社会的需要。是教育社会本位论的体现,故答案选B。
3.【答案】B 解析:案例一般是个案研究法的关键词。故答案选B。
4.【答案】A 解析: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故答案选A。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绪的分类。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人在遇到喜事的时候,干什么事情都很有精神。故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