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备考技巧

首页 > 江西教师考试 > 备考技巧

江西教师资格每日一练2022年(6月9日)

华图教师网 | 2022-06-09 14:02

收藏

  1.儿童“情感共鸣”体现了情绪情感( )。

  A.动机作用 B.组织作用

  C.感染作用 D.信号作用

  2.3岁前儿童的思维在动作中进行,动作停止,伴随该动作的思维也停止了这种思维方式称为( )。

  A.抽象性思维 B.直观行动性思维

  C.逻辑性思维 D.具体形象性思维

  3.儿童孤独症属于( )。

  A.情绪障碍 B.神经性障碍

  C.品行障碍 D.心理疾患

  4.( )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可以修改的。

  A.可逆性阶段 B.权威阶段

  C.自我中心阶段 D.公正阶段

  5.幼儿有争抢玩具等不友好行为时,该如何做( )。

  A.制止并当即引导,让幼儿换位思考 B.将玩具交给弱势方

  C.立即制止 D.将玩具拿走

  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情绪的感染功能是指某个人情绪情感的表现具有对他人的情绪情感的影响功能。故本题选C。

  2.【答案】B 解析: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即思维不能离开直观的事物、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故本题选B。

  3.【答案】B 解析: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一种神经性障碍。故本题选B。

  4.【答案】A 解析:可逆性阶段(8—10岁)。此阶段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故本题选A。

  5.【答案】A 解析:当幼儿出现争抢玩具等不友好行为时,教师应该制止并立即引导,请幼儿冷静,并换位思考。故本题选A。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