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公务员报考指导

首页 > 江西国家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在哪里查看2023国家公务员招考公告

江西华图 | 2022-05-26 17:00

收藏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现未公布!华图教育同步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更新公告职位表等考试信息,请广大考生保持关注!

在哪里查看2023国家公务员招考公告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信息:https://jx.huatu.com/guojia/

  2023国家公务员笔试备考课程

  2023国考备考图书网课教材:https://jx.huatu.com/zt/book/

  2023国考公告暂未公布!【国考公告】2023年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公告什么时候发布?根据近些年国考时间安排推算,2023国考招录公告很有可能在2022年10月前后正式发布。

往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表汇总(2016-2022)
年份/公告 公告发布时间 报名时间 确认/缴费时间 打印准考证 笔试时间 成绩查询
2022 2021.10.14 10.15-24 11.1-7 11.22-28 11.28 2022.1.9
2021 2020.10.14 10.15-24 11.1-7 11.23-29 11.29 2021.1.10
2020 2019.10.14 10.15-24 10.31-11.6 11.18-24 11.24 2020.1.7
2019 2018.10.21 10.22-31 11.8-14 11.26-12.2 12.2 2019.1.17
2018 2017.10.28 10.30-11.8 11.17-11.22 12.4-10 12.10 2018.1.24
2017 2016.10.13 10.15-24 11.2-7 11.21-27 11.27 2017.1.9
2016 2015.10.13 10.15-24 11.2-7 11.23-29 11.29 2016.1.29

  行测备考:主旨概括题如何找重点句

  一、主旨概括题的重要性

  在言语考试中,主旨概括题属于一种必考题目。比如,在广东省考中,10道言语会有3道左右的主旨概括题,而且每年必考;国考中也是将主旨概括题视为一种必考题型。但是,这种需要找重点句的题目却难倒了很多考生,经常听到“老师,我找不到重点句”,“老师,我又找错重点句了”之类的哭诉,那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些快速找重点句的方法吧!

  二、主旨概括题找重点句技巧

  一般在言语的文段中,重点句往往有以下的特点:

  (1)该句子体现了作者的观点或者对策

  由于主旨概括题的文段材料多为议论文形式,而在议论文中,作者往往会先提出一个社会现象或者问题,紧接着围绕这个社会问题或者现象展开分析,最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对策。所谓议论,重在议论——在议论文中,作者的观点和对策往往是最重要的。因此阅读文段材料的时候,当留意到文段中出现观点或者对策的时候,一定要重点留意,因为这些观点对策很可能是整个文段的核心重点句。

  (2)该句子的话题范围(主谓宾)可以包含文段其他句子

  由于言语的文段很多时候呈现的是一种“总”和“分”的结合形式,而分句往往是一些论据,比如说举例论证、解释说明等等。由于逻辑上,我们举例子和解释说明都喜欢用个例说明整体,比如用“杭州西湖很美”作为例子来论证“中国有很多美丽的旅游景点”,因此有时候当我们发现有些句子的话题明显可以囊括其他句子的时候,这个话题范围较大的句子往往可以作为整个文段的重点句。

  (3)前后文呈现出明显的因果关系,而结果一般就是重点

  有些时候,文段可能会先介绍一些前因,再由前因引出结果;或者有时候作者会先摆出结果,再进一步分析原因。但是从逻辑结构上来说,结果是整个文段的核心,重点句一般是由“结果句”构成。

  三、真题解析

  【1】文化本质上拥有让人处变不惊的力量,不仅让人们依恋传统,也鼓励人们接受新的可能。就像春节团聚,返回家乡固然是极好的方式,但春节离不开岗位,错峰返乡也依然情意浓浓。选择第三地旅游过年,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天伦之乐?时代环境变了,文化形态也会相应改变。过去代表“年味儿”的某些形式,或许将离我们远去,但只要心在一起,就能找到新的“年味儿”取而代之,而不会留下情感或文化空缺。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春节的重要性对于国人来说已经有所变化

  B.文化的变迁是其本质主导下的正常现象

  C.家人团聚有很多种时间、形式可以选择

  D.文化是否空缺取决于人们的心是否在一起

  【答案】B

  【解析】留意一下,文段第一句的话题是“文化鼓励人们接受新的可能”,而整个后半部分都是在告诉我们,春节“年味儿”的形式会变的,也就是“春节会有新的‘年味儿’取而代之”,由于“文化鼓励人们接受新的可能”囊括了“春节会有新的‘年味儿’”,因此重点句是第一句,围绕第一句选择答案B。

  【例2】发呆是跟思绪相对应的。人发呆的时侯,脑子里没有思绪,是一种活在当下、沉浸在现实中的感受。而思绪关注的则是过去和未来。思绪太多,人就会逐渐失去与真实世界的联系,陷入各种情绪中。这时候,需要适时地断一断电,关掉思绪,把注意力拉回到现实,重新和这个真实世界建立联系。

  这段文字强调:

  A.思绪是胡思乱想,发呆才是关注当下

  B.思绪太多有风险,必须时不时发发呆

  C.发呆能有效对抗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D.发呆即活在当下,它具有现实的意义

  【答案】B

  【解析】留意下文段行文脉络,前半部分提出一个问题“思绪太多,人就会逐渐失去与真实世界的联系,陷入各种情绪中”,后半部分给出解决措施“需要适时地断一断电,关掉思绪”。对策是重点句,因此围绕对策句选择答案B。

  四、思维导图

  以上是『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在哪里查看2023国家公务员招考公告 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公告,国家公务员职位表,国考公告,国家公务员局国家公务员考试专题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江西公务员考试网,及关注华图公务员考试网。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