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链接】
2021年3月6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王辰院士关于“改革医学教育”的提案,近日引发极大关注。
医学教育是最关乎根本的,必须“灿烂其职业前景,严格其培养过程”。教育部网站近日发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780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披露了教育部经商国家卫生健康委答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医学人才培养的建议”的具体内容。教育部在《答复》中指出,教育部高度重视医学人才培养工作。
【政策理论】
1.背景
医学教育改革迫在眉睫。一方面,医学人才的培养越来越被重视,教育部与国家卫健委加强医教协同,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全面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医学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疾病谱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人民群众对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能力寄予新的期待,卫生技术人员对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的要求也愈发迫切,加快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加强全体卫生技术人员的医学教育、提高卫生队伍整体素质,为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供人才支撑,已成为巩固深化医改成果、加快卫生事业科学发展、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改善民生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意义
(1)医学教育改革,可以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素质,从而提升总体医学水平。
(2)临床医生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应该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医生这个职业,是对生命进行适宜照护的,容不得素养不高、智慧不够、品德不行的人来做。
3.问题
(1)总量不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还有较大差距。
(2)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在许多乡镇卫生院,可胜任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严重缺乏,许多正常业务工作不能得以开展,所配置的一些医疗设备也不能充分发挥效能。
(3)结构和分布尚不合理,人员分布的城乡、区域差别明显。
(4)与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相关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吸引和稳定基层卫生人才的保障措施亟待加强。
4.对策
(1)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医学教育要停中职、控高职、稳步发展本科,提升医学教育的生源质量。要采取措施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医学专业,提高生源质量。
(2)优化学科结构,完成医学二级学科目录编制调整,将麻醉、感染、重症学科纳入临床医学指导性二级学科目录,并加大建设力度,将社会反映强烈、关注度高、岗位吸引力相对不足的紧缺专业培养前移到本科教育阶段。
(3)教育部鼓励和支持举办医学教育的中央部门所属院校和部委省共建医学院校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除此之外,医学教育要打破学科壁垒,兼顾相对独立性和交叉融合性,建立跨学科、跨学院、基础和临床结合的跨学科师资队伍。
(4)从医学教育管理的组织和机制入手,统筹医学教育与卫生服务的协同发展,统筹医学教育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全过程等。
(6)设置医生助理专业,分层级培养医务人员,形成合理的医疗人力资源结构,建立与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相匹配、衔接的主诊医师负责制,为青年医师规划出清晰的职业前景。
(7)积极推进医生规培制度,加快医教协同的政策要求并加强对各类医学院的督查落实。医学生想成为住院医师,毕业后必须接受为期3年的规范化培训,并通过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拿到全国统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8)注重医学继续教育培养,让基层医院的工作人员有提升能力的机会。联合国内相关线上医学教育企业,提供更多样的线上培训与学习,获得学分,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学素质,从而切实提升总体医学技术水平。
(9)推动医疗行业薪酬制度改革,加强医疗行业正面宣传,增加医疗卫生行业吸引力。
【知识运用】
1.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王辰院士关于“改革医学教育”的提案,对于医学教育改革,你怎么看?
2.随着近年来卫生医疗事业水平的高速发展,对于医生的要求也在日益更新与提高,如何为医生提供良好的平台去应对发展的需要,可谓是为继续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要求。开展医学继续教育的必要性便凸显而出,对于继续医学教育,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