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形式法定职权、处理日常事务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
公文是社会组织在处理公务过程中形成的书面文件。在申论考试中有一种题型,即根据给定资料为考生设置一定的公职角色、社会身份或情境进行作答,这种题型被称为“公文写作”。狭义的公文指法定公文。常见的类型有报告、请示等,属于上行文;指导意见、通知等,则属于下行文。法定公文有严格的写作规范,考生既要注意格式完整,还需在正文写作中体现明显的结构框架。
广义的公文还包括机关事务文书,主要有调研类、宣传类和方案类等。其形式往往借鉴法定公文的格式,正文内容也需要体现一定的结构框架。 严格的公文写作既要考生注重内容也需要照顾格式,非严格意义公文类写作题型则是以公文或类公文方式出现的常规题目的变种,其更加注重答题内容。公文写作没有固定的答题内容,写的内容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公文类别来决定,即便是相同的公文类别也会根据情况和对象的不同回答不同的内容。其形式往往借鉴公文格式,需要体现一定的形式方面的要求。另外,这类公文语言风格较为多样,表达方式灵活,因考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接触不多,所以得分难度较大。
根据有关阅卷标准,公文类题目分值一般在15分-20分之间。内容部分一般占到四分之三分值以上,形式部分占到四分之一以下。虽然分值偏少,但是公文类写作题目格式正确,形式美观,可以为考生争取到更高的分数;另外,考生如果能够掌握到更加准确规范的公文格式,那么对今后的工作也大有裨益。
公文的格式一般包括:标题——称呼(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发文机关、成文时间)
1、标题。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公文种类三部分组成,称为公文标题“三要素”。如:《国务院关于坚决稳定市场物价的通知》这一文件标题中,“国务院”是发文机关,“关于坚决稳定市场物价”是发文事由,“通知”是公文种类。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公文标题的位置在公文的开首,居于正文的上端中央。
2、主送机关。行文的主要对象,是回答和解决问题的机关。主送机关位于标题下方,正文上方,要顶格写。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发出指示、通知、通报等公文时,凡下属机关都是受文机关,也就是发文的主送机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或请示时,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主送机关一般写在正文之前、标题之下、要顶格写。
3、正文。正文是叙述公文具体内容的,为公文最重要的部分。正文内容要求准确地传达发文机关的有关方针、政策精神,写法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实事求是,合乎文法,切忌冗长杂乱。请示问题应当一文一事,不要一文数事。
4、落款。发文机关,即署名,是公文的法定作者。写在正文的下面偏右处,又称落款。发文机关一般要写全称。 一般以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写在文尾的右下侧。发文日期。公文必须注明发文日期,以表明公文从何时开始生效。发文日期位于公文的末尾、发文机关的下面并稍向右错开。发文日期必须写明发文日期的全称,以免日后考察时间发生困难。一般写在发文机关的下一行,居于所在行的右侧。
公文类型多样,格式各异,但是申论考试通常不以考察公文形式为重点,因此考生无需将太多精力花费在格式形式的掌握方面,对于申论公文写作题目而言,内容是更为重要的踩分点。
公文写作除了要求格式正确,正文的结构框架也尤为重要,没有结构的会直接被判为低分,是考生作答本类题目往往得分很低的主要原因。